青島市赴上海專業實訓隊隊員 李德強
2018年4月,張江集團推出了人工智能島,經過兩年的發展,占地面積6.6萬平方米的張江人工智能島已集聚了IBM、微軟、平頭哥、云從科技、小蟻科技、云天勵飛等2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中的“頭牌”企業,快速形成了頭部企業、創新企業、創新機構的集聚,成為上海在單體的園區中,人工智能企業人才最集聚、技術最高端的區域。
走進人工智能島,一系列智能場景進入眼簾:無人駕駛園區短駁車、智能分類垃圾桶、無人機巡檢、智慧路燈、智能灌溉系統……而這些智能應用,最終匯聚到“張江AI園區指揮中心”的大屏幕上,交通和人力熱力圖如何,一“屏”掌控“島”內實時情況。在推動“由島變區”過程中,張江構筑了一個大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區,同時展現一個未來的巨大城市場景,為智慧城市相關的基礎應用、物聯網技術應用、AI產品應用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賽道。
7月份,浦東新區又推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“1+3+6”總體藍圖,并著重打造“張江AI賦能中心”,建設20余個開放創新平臺,向上推動芯片制造、算法升級,向下加速應用落地、產業布局。通過提供技術賦能、場景賦能、數據賦能以及整合支撐資源和對接政府等方面,引導助力機器人、生命科學、芯片等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打造各自領域的AI專屬賽道,逐步走出一條由需求導向引領商業模式創新、市場應用倒逼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的發展路徑,建成國內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和應用示范區。
AI已進入技術爆發期,場景亟待落地,不少人工智能企業正抓住“AI+新型基建”的契機搶跑。上海提出“中國賽道”工程,通過搭建公共算法平臺、算力體系和開放共享數據集,把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“鏈接”起來。青島也將建立“工業賦能”和“未來城市”兩張場景清單,做中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驗場。
據了解,未來青島將面向全球分批發布3000個“工業賦能”場景,為激發、釋放更多潛能,建議組建市場化運營的“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心”,以市場的手段進行資源配置,打造專業賽道,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“熱帶雨林”。一是針對應用場景清單,深入挖掘應用,實現場景需求的標準化、具體化,具有可操作性,變清單為資源,以豐富的應用場景招引技術、人才、項目向青島云集;二是主動尋求技術提供方,每個清單征集若干揭榜方案,進行綜合比拼,助力每個清單項目做成示范項目,變場景為示范,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新興產業加速發展。三是以更加開放、創新、包容的姿態,構建開放協同的膠東一體化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和推廣平臺,合力建設膠東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生態。